PEPE0.00 3.59%
SUI4.21 -0.11%
TON5.83 1.92%
TRX0.26 3.66%
DOGE0.31 0.15%
XRP2.16 0.37%
SOL186.10 -1.24%
BNB694.02 0.50%
ETH3355.07 0.75%
BTC94407.18 -1.34%
PEPE0.00 3.59%
SUI4.21 -0.11%
TON5.83 1.92%
TRX0.26 3.66%
DOGE0.31 0.15%
XRP2.16 0.37%
SOL186.10 -1.24%
BNB694.02 0.50%
ETH3355.07 0.75%
BTC94407.18 -1.34%
ETH Gas6.90 Gwei
贪婪 74
作者:YB
编译:深潮TechFlow
很快,所有组织都需要建立链上实体。与传统的有限责任公司 (LLC) 相比,链上业务不仅更高效,还能更快启动。
最近一个月,我养成了一个新习惯:每当在 X(前身为 Twitter)上刷到与 AI 智能体相关的推文,我都会收藏起来,留待之后深入研究。而在过去的两周里,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关于智能体的消息,似乎已经超越了像 Truth Terminal 或 Zerebro 这样的元宇宙框架。
比如:
Stripe 发布了关于如何将支付功能集成到智能体工作流中的技术文档。
Balaji 转发了 Aravind Srinivas 的推文,后者提议开发一种将智能体视为核心功能的 Perplexity 浏览器。
OtCo 展示了一种智能体如何为自己在特拉华州注册 LLC 的操作流程。
Circle 发布了一份详细教程,指导开发者如何将 USDC 稳定币整合到各种智能体中。
几天前,Satya Nadella 还演示了 Copilot Workspace,这是第一个面向智能体的集成开发环境 (IDE)。
乍一看,这些似乎都是大型科技公司对智能体的常规讨论,不足为奇。毕竟,智能体已经成为各大公司争相布局的热门领域。
但这恰恰是我的观点——第一次,我感受到加密行业和主流科技行业开始围绕同一主题展开讨论。虽然二者的切入点不同,但本质上都在探索智能体的可能性。
一直以来,加密行业对普通人来说总显得有些“离经叛道”,甚至在科技界内,加密行业也经常被视为“惹人厌的小弟弟”。这并非毫无依据——我们这个行业产出的各种离谱新闻实在太多了,连圈内人都不得不承认,有些趋势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通过这些变化,我看到了一个新的趋势:加密行业正在逐步融入主流科技讨论,智能体或许会成为两者之间的桥梁。
加密行业的过往元叙事往往与其他科技领域在短期内缺乏交集。举个例子,一个顶尖的大语言模型 (LLM) 工程师,似乎与 10k PFP(头像类 NFT 项目)毫无关联。而研究长寿的科学家,又为什么会对新型收益资产感兴趣呢?
总体来看,加密行业的叙事至今主要吸引了两类人群:艺术家和量化分析师。
不过,现在终于有迹象表明,这种局限性有可能被打破!
尽管我们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个人已经看到了些微的曙光。
目前,有三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话题:
加密监管的放松
加速主义泡沫
加密推动的典范人物
接下来,我们逐一展开。
本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主席 Gary Gensler 宣布将于明年 1 月 20 日辞职。如果你稍微了解加密行业,就会知道,这条消息的意义不亚于《哈利·波特》中哈利击败伏地魔。
在过去四年里,Gensler 一直是美国加密行业的主要阻力。他不仅放缓了监管进程,更采取了积极的打压措施,对这个新兴行业造成了巨大压力。正如 Linda 的推文所言——许多公司,包括 Coinbase 和 Consensys,不得不花费数亿美元在华盛顿游说和抗争,以求生存。
而现在,接替他的潜在人选似乎完全改变了方向。
无论最终谁接任,可以确定的是:特朗普政府显然希望比上一届政府更支持加密行业。坦率地说,这个目标并不难实现。
在我选举周的文章《Fairshake PAC 的 1.33 亿美元去哪了?》中,我提到 Bernie Moreno(共和党人)在俄亥俄州参议院选举中获得了 4010 万美元捐款,成功击败了 Sherrod Brown(民主党人)。
Moreno 的胜利是整个加密行业的里程碑事件。他长期以来都是加密技术的倡导者,而 Brown 则是参议院中阻碍加密监管改革的主要人物之一。
这一系列变化,或许预示着加密行业即将迎来更友好的政策环境。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围绕“美国战略比特币储备 (U.S. Strategic Bitcoin Reserve)”这一潜在话题的讨论本身就令人震惊!三个月前,如果有人提到这个概念,我可能会觉得是天方夜谭。然而,随着最近几周加密行业的势头迅猛发展,比如比特币价格的持续上涨、BlackRock 比特币 ETF 的资金流入激增等,这一切让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联邦政府可能真的会将比特币纳入其资产负债表。
那么,这些监管方面的进展,如何推动加密行业跨越鸿沟,进入更广泛的科技应用领域呢?
过去,许多其他科技领域的开发者对加密技术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他们担心这项技术的波动性会给他们的核心项目带来潜在的法律风险,比如诉讼和罚款,因此对加密技术的整合望而却步。
然而,随着新一届政府逐步拥抱加密技术,并制定更清晰的监管规则,其他领域的开发者也会逐渐感到更有信心在战略上探索加密技术的应用。
Vitalik 在一张截图中精准总结了这一点:缺乏针对严肃项目的监管清晰度,严重阻碍了开发者对加密技术的接受。而那些未曾深度参与加密生态的人,可能通过一些夸张的新闻标题(比如 Moodeng 和 Bonk 的百万富翁故事)来形成对加密的印象。这显然无法有效吸引像 Anthropic 这样的顶尖工程师加入加密行业,对吧?
希望在未来四年里,支持加密的政客们能尽最大努力,让加密技术的采用变得更加简单和安全,从而吸引更多圈外人才的加入。
上周,我阅读了 Packy 的文章《The Tump Bubble》。文中他提出,未来四年将是一个鼓励冒险、孕育远见创意和充满未来主义乐观情绪的时期。
尽管我并不完全认同他的观点——文中的一些部分显得过于乐观甚至有些夸张,但 Packy 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我们对“进步”的思考方式正经历一次“氛围转变”。未来的发展将更加快速、疯狂且充满实验性。
这种现象,被 Byrne Hobart 和 Tobias Harris 称为“拐点泡沫 (inflection bubble)”。
所谓拐点泡沫,是指“投资者认为未来将与过去有显著不同”的状态。想想互联网泡沫。如果你相信未来会发生根本性变化,那么你会投资于那些最有可能从这种变化中受益的资产。
为了更好地诠释这种“主动塑造未来”的理念,我引用 Truth Terminal 的解释。
如果你不想阅读整篇文章,这里是你需要记住的核心观点:
我并不是说当前 90% 的迷因币 (memecoins) 会取得成功——而是,这种形式依然非常新颖。只有当代币经济学 (tokenomics) 的设计变得更加巧妙时,我们才能看到迷因币真正与传统意义上的“优质投资”相媲美。
随着能源、AI、生物科学和游戏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结合 AI 智能体 (AI Agent) 和加密 Token 的模式可能会让尝试新想法的效率提升十倍。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位在能源行业工作了几十年的核工程资深人士,想要实现一个大胆的愿景。传统路径可能需要你花费数月时间来说服风投支持你的想法,组建团队,建立社区等,整个过程既漫长又充满不确定性。
但你也可以选择以下方式:
撰写一份白皮书,清晰阐述你的背景、理论、计划和愿景;
在 Twitter 上部署一个“品牌智能体”,帮助传播你的想法;
通过 Token 发布筹集初始资金;
借助智能体的力量,构建一个由核心支持者组成的社区(例如通过社交打赏);
从社区中招募团队成员,或者通过悬赏任务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我知道你可能会说:“YB,你这不是在描述 2017 年的 ICO 热潮吗?”
没错,你说得对。
但我认为,ICO 或许只是出现在了错误的时间节点上。
如今,随着加密基础设施的完善、更友好的监管环境、市场的逐步成熟以及机构的广泛参与,这些变化都为类似模式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当然,这种框架仍然可能催生大量毫无价值的项目。但这和风投界经常提到的“幂律法则”又有什么不同呢?毕竟,绝大多数项目失败,而少数成功者创造了巨大的回报,这种现象在任何领域都普遍存在。
如果说 2017 年的市场环境还不足以支持这种模式,那么到了 2024 年,或许我们会看到一些早期的 DePin(去中心化物联网)和 DeSci(去中心化科学)项目开始崭露头角。
正如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这是第一次让我感到,加密行业的关注点与其他科技领域的兴趣点出现了某种交集。
不仅仅是智能体,还有诸如生物科学研究、GPU 分配等话题也开始受到关注。
我还没有深入研究 pump.science,但它成为当前领域内的热门话题并不令人意外。当然,这种模式背后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疯狂的投机行为、合法性和安全性等(我相信从事加密行业的人对此都心知肚明)。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对“利用加密融资支持非加密领域任务”这一概念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这种趋势或许预示着加密技术正在逐步走向更广泛的实际应用。
这里的核心观点是,自 2010 年代 Kickstarter 早期的成功以来,众筹创意的模式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相比于在封闭的董事会议室里做决策,借助群众的智慧和支持无疑更有优势,因为人们渴望参与其中!
不过,这种模式的成功或许需要技术和社会共识的不断发展与积累。而现在,似乎各种条件正在形成一个“完美风暴”:政治环境的积极变化、加密和 AI 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加速主义泡沫带来的创意爆发。
然而,即便如此,我仍然认为,要让这一概念真正被认真对待,还缺少一个关键的催化因素!
最近 Onchain AI 和 Goat meta 的一个亮点在于,它成功“吸纳”了一些 AI 和大语言模型 (LLM) 开发者进入加密领域。
说实话,谁能预料到 Threadguy 和 Andy Ayery 的这次采访会成为热点呢?
如果你仔细思考,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现象。
此外,看到 Beff Jezos 为他的朋友 Shaw 打气也颇为有趣。Shaw 正在开发 ai16z 和 Eliza 框架,这是一个专为智能体币 (agentic coins) 设计的启动平台。这里的重点并不在于 Beff 本人,而在于一个深耕 AI 领域的开发者,竟然通过 LLM 开发者在 Onchain AI 上的实验,与加密领域建立了联系。
我想强调的是,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会看到来自不同科技领域的一些人士正式拥抱加密技术,并展示智能体 + Token 模型在构建重大项目时的高效性。
一旦出现几个成功的案例,其他人势必会受到鼓舞,开始尝试实现自己的创意。
目前我们看到的这些 Token 发布和实验还只是“小试牛刀”。
只需要几个成功的范例,就能引发一场群体效应。
可以这么说……一开始是缓慢的积累,然后迎来突然的爆发!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过去这一周相信大家都经历了不少忙碌和挑战,希望这个周末你们能抽空走出家门,放松一下!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2024.12.27
2024.12.27
2024.12.27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