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运势评分

-2

本月运势

戊寅月

震荡偏多

乙克己,子丑合
甲不开仓财物耗散
子不问卜自惹祸殃

嫁娶,祭祀,开光,祈福,求嗣,出行,开市,交易,立券,动土,纳财,掘井,会亲友

入宅,安葬,伐木,作梁,纳畜,造畜稠,作灶

月相

蛾眉残

底部反弹

日冲

Powered by RitMEX

TRUMP13.19 -13.60%

SUI2.83 -13.15%

TON3.42 -7.86%

TRX0.24 -0.06%

DOGE0.21 -8.40%

XRP2.29 -7.73%

SOL139.18 -13.22%

BNB608.49 -5.43%

ETH2502.51 -7.57%

BTC92280.49 -3.22%

ETH Gas0.71 Gwei

中性
49

加密市场需求的维度:关注度、采纳度与流动性

没有什么魔法,唯一能区分质量并最终决定成功的因素就是需求。

撰文:Andrey Didovskiy

编译:白话区块链

有一条普遍适用的经济法则,支配着所有市场:供给与需求。在加密货币领域,同样适用,同时加密供给是极其充足的。可替代 Token、非可替代 Token、稳定币、治理 Token、迷因币、工作量证明、权益证明……每天都有大量新的 Token 涌现,种类繁多。

为了更好地理解,2017 年大约有 1 万个加密资产。到 2025 年 2 月,已超过 1150 万个,而这一增长似乎还在加速。当供给超过需求时,市场的注意力会分散,流动性不均匀,导致订单薄变得薄弱,价格对卖压异常敏感,从而引发剧烈的下行波动(通常是不可逆的)。

当需求超过供给,并且持续保持时,我们就会看到比特币的出现。通过精心设计的经济模型,合理考虑供给动态,再加上强大而简洁的技术,这些都与社会哲学高度契合,能够培养出忠实的社区,并推动流动性飞轮效应,让流动性不断创造出真正的需求,最终汇聚在真正的资产上。

没有什么魔法。唯一能区分质量并最终决定成功的因素就是需求,毫无疑问。表面看似简单的需求,其实是一个多维度的原则,包含了层层相互依存和微妙的差异。换句话说,这其中是有层次的。

1、需求多米诺效应

需求通常会根据项目、产品或经济体的基本元素,均匀地在各类资产中流动。

需求有两种基本类型:直接需求和间接需求。

直接需求指的是来源于某个小众领域的需求。例如,想要使用某个应用程序,就会产生对该应用 Token 的需求,这进一步转化为对其所依赖网络的需求,最终导致对该网络 Token 的需求。

间接需求则是由宏观因素驱动的需求,例如货币印刷、利率、政府政策和政治体制等。

这两种需求类型相互依存。比如,货币政策会影响社会中自由流动的资本量,从而决定公众的风险偏好,进而影响哪些资产会吸引资本流入。反过来,如果高风险资产在没有基本资本变化的情况下开始上涨,说明市场中的成熟投资者预期资本即将流入普通零售投资者手中,他们正在提前布局。

对于加密货币来说,需求的根本驱动力来自人类的两大基本动机: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这两者都由故事和叙事驱动。

这两大动机背后的主流叙事是「主权」——即保护自己免受政府干预或反抗政府控制。

追求快乐的叙事包括像兰博基尼、劳力士、奢华旅行、吸引他人目光、以及获得家人和朋友的认可等。这是人们追求正确和从中获利的欲望,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做「赌博」。

避免痛苦的叙事则是指避免错失机会(FOMO)。看到别人通过投资赚取改变人生的钱,会激发不想被认为是傻瓜、被落下的情绪。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为「屈服」(即失去自我,急于清空投资组合)。

2、谁在推动需求?

要了解如何驱动需求,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需求的来源。因为需求通常通过买卖压力和流动性来衡量,所以识别需求来源的关键问题就是:谁在推动?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可以把「谁」分为三大类:

1)建设者

这一类包括那些独立开发工具的个人开发者、打造能够带来实际收入产品的公司、寻找系统漏洞的黑客、创作内容传播信息的创作者、在车库里搭建去中心化交易平台(DEX)和桥接协议的小团队,当然还有各类智能合约的开发者。

2)零售投资者

这一类是市场的绝大多数,包括加密推特上的回复者和 KOL,迷因币投资者、NFT 爱好者、投机猿猴和赌注加倍的「百倍投资者」。这些人也常被称为「背包客」或「退出流动性」。他们是那些想通过投机获得更高回报、逃离常规框架、并融入社区的人。

3)机构

这一类包括那些将加密货币纳入资产配置的公司、部署 Token 化债务工具的企业,以及将火山变成比特币矿场的政府。

在这里,我们省略了大量的中间角色,如市场做市商、交易平台、节点基础设施和云服务器等服务提供商。

3、需求的驱动影响因素

那么,加密货币中的需求到底是怎么被推动的呢?显然,通过用内部流动性撑起一个迷因币,获得某些有影响力人物的代言,再加上用「社区」机器人刷评论……

开个玩笑,实际上,加密货币中的需求驱动和其他领域没有太大区别,核心都是营销。

我们不打算深入探讨营销的道德问题,但需要指出,营销本质上就是通过影响情感来达到目的。

为了迎合人性,营销的方式可以归结为两种:吸引和强迫。

吸引是通过有机地打造优秀的产品和社区,逐步建立信任。这需要很长时间,但能够带来持久的影响,最终形成自我驱动、可持续发展的超级系统。

强迫则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制造出某个事物比实际更有价值的假象。这些方法虽然成本低、持续时间短,但极具破坏性,最典型的例子可以从阿根廷的迷因币和 Pump.fun 的众多故事中找到。

不管是通过哪种营销方式推动需求,关键在于需求本身的特性;这里我们讨论的是衡量需求采纳的各种因素。

1)需求衡量

衡量需求最常见且常见错误的方式是通过价格。稍微更好的方式是通过流动性来衡量。流动性是金融市场的基石,也是评估资产或资产类别经济健康状况时最重要的指标。也就是,流动性代表了买入压力(想要拥有的欲望)和卖出压力(不愿放手的欲望)。

当加密货币的价格上涨时,它会在人们的心理中形成一个强烈的循环,让大家觉得这项加密货币一定很有价值,进而变成自我实现的价格增长预言。反过来,当价格下跌时,人们通常会认为项目已经没有需求了。

尽管这一现象有其合理性,但它并不能全面反映实际情况。

作为一种技术为先、伪经济创新的存在,加密货币的需求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涉及金融和技术的多个维度。以下是一个不完全的列表:

  • MAU(月活跃用户数)

  • DAU(日活跃用户数)

  • 链上地址总数

  • 智能合约总数

  • 交易总数

  • 开发者总数

  • 哈希率

  • 矿工数量

  • 质押的 Token 总量

  • 节点数量

  • 链上交易量

  • TVL(总锁仓价值)

这个列表非常庞大,解读这些数据的方式也非常多。目前,仍然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分辨这些需求中有多少是真正有机的,并将其与其他驱动因素结合起来,从而真正理解一个项目的现状。

2)需求的背后

无论是什么最终推动需求,最重要的问题始终是「为什么」。虽然有时很难忽视外界的噪音,但给自己机会从内心深处探索,深入思考背后的逻辑原因。

  • 我为什么想买这个?

  • 为什么别人觉得它有价值?

  • 为什么有人会想卖掉它?

  • 为什么有人会想拥有它?

  • 为什么有人认为其他人会想要它?

  • 为什么一个项目会选择在这个网络上构建?

  • 为什么不选其他网络?

可以理解,这条路并不容易,特别是有时很难摆脱自己的偏见,避免陷入反复推理的「分析瘫痪」——一种不断自问的问题循环,最终让你陷入决策困境。

但要明白,当你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不带情感地深入挖掘「为什么」的问题,你最终会做出明智的决定。

早起并不总是最好的,也不是关于对错,最终重要的是成功;而成功的关键在于,愿意为了盈利接受可能的错误。

欢迎加入深潮TechFlow官方社群

Telegram订阅群:https://t.me/TechFlowDaily
Twitter官方账号:https://x.com/TechFlowPost
Twitter英文账号:https://x.com/DeFlow_Intern
作者The Crypto Masters Guide
相关文章
2025.02.10 - 15 天前
2025 年 2 月加密市场裂变启示录: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永远前行
在狂热与清醒间,重塑行业价值。
2024.12.10 - 77 天前
像拼图一样理解市场,揭秘流动性、价差与市场涨跌的内在逻辑
高波动性往往会接着出现高波动性,低波动性往往会接着出现低波动性。
2024.09.10 - 168 天前
Bitwise:为何加密市场难逃「九月效应」?
9 月是迄今为止比特币表现最差的月份。
2024.09.09 - 169 天前
先发币还是先找市场契合度?时机更重要
除非你的产品真正需要 Token,否则最好在达到产品市场契合度后再考虑发行 Token。
2024.09.05 - 173 天前
加密世界已有多巴胺疲劳,市场如何从短期刺激中自救?
当注意力如此分散时,长期的叙事似乎更难以形成。
2024.02.17 - 374 天前
Coinbase 周报: 通胀、清算等因素是否会扰乱当前涨势?
比特币(以及更广泛的加密货币)应该在未来 3-6 个月内保持良好的支撑
2025.02.25 - 1 小时前
SOL 解锁前夕 SBF 再次发声:四年前“3美元全收”,如今已是另一番天地
未来的Solana可能更加繁荣,也可能走向衰落,但这都不会仅仅与一个人相关,加密世界不需要皇帝。
2025.02.25 - 3 小时前
加密早报:Pump.fun 正内部测试 Swap 功能,Arthur Hayes 称机构套利交易或致比特币跌向 7 万美元
以太坊 Pectra 升级在 Holesky 测试网上线,但未能完成最终确认。
2025.02.24 - 16 小时前
Meta 首席 AI 科学家杨立昆再次炮轰生成式 AI
开源模型正缓慢而坚定地超越闭源模型。
AI
2025.02.24 - 16 小时前
首批基于 DeepSeek 的“AI 公务员”上岗
单日数据处理量相当于全市公务员10年工作量总和。